柔軟的銅絲掐成花紋,用膠粘在托盤上,再慢慢地將不同顏色的釉料填充進花紋里……近日,定海區小沙街道的“心憶空間”文創集市內,幾位小沙婦女圍坐在桌邊,在文創集市負責人黃罡指導下,一幅幅用掐絲琺瑯工藝制作的舟山漁民畫漸漸成型。
“完成的作品寄放在‘心憶空間’銷售,賣出后得到的錢由作者和文創集市分成?!毙∩辰值傈h委宣傳委員林潔瓊說,這是街道和今年新引入的文創公司合作開展的活動,首期吸引了10名婦女,既能學技藝,又可以掙錢,深受參與者好評。
文旅餐飲融合,培育鄉村“共富果”。今年,小沙街道持續點亮“三毛”文化標識,先后引入文創、旅游、餐飲等多種業態,在擴大“錦沙文旅”影響力的同時,多維度培育鄉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通透的落地窗,室外綠樹環繞……步入“心憶空間”仿佛置身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中。今年5月25日投運的“心憶空間”是小沙街道利用集裝箱、鋼結構搭建的一處文創基地。集市占地面積740平方米,由第三方運營,以“手作展陳空間+非遺、文化創意商店+多功能互動空間”為主題。
“‘心憶空間’還是我們另一個共富實踐基地?!绷譂嵀偢嬖V記者,這里已經多次舉辦了人才招聘、農產品銷售等線上直播。上個月,小沙街道“紅潤錦沙”黨建直播間在這里舉辦“職等你來”云上招聘會,當地多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3個,吸引了上萬人次觀看。
鄉村網紅店,搭建惠農橋。每天早上8點多,臺爸王餐廳小沙店負責人葉俊維都會騎著電動車來到當地的農貿市場,采購當天制作美食所需的各種食材。自春節后開業以來,餐廳的“臺灣鹵肉飯”名聲漸遠,葉俊維也成了小沙菜農的“老主顧”?!耙驗榈觊_在農村里,所以很大一部分原材料都是就地采購。 ”他告訴記者,現在店里每周要采購雞肉10公斤以上,每天采購蔬菜5公斤左右,都是向小沙當地農民買的。進駐小沙三毛文化園后,他已經和當地農民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產地直購,品質有保障,讓菜農也得到更多收入?!?nbsp;
共富“著色”,讓鄉村畫卷更美。記者從小沙街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小沙街道接待游客人數已超3萬人次,累計旅游經營收入超30萬元。目前,街道還在申報三毛特色民宿、文化產業集市、長白后岸古村落修繕等10項市級“微改造”項目,參與鄉村文旅運營“5百計劃”、省級首批網紅村(打卡點)等多項評選。